2017年9月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民族管弦乐《丝路草原》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音乐厅首演。音乐会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立意新颖的艺术形式夺人眼球,整场演出高潮迭起,观众掌声不断。
民族管弦乐《丝路草原》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历时两年打造,通过草原丝绸之路,运用蒙古族音乐展示草原文明的诞生、发展、交融,充分体现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多元音乐文化的神韵风采及交流融合,进而热情讴歌草原人民共同开创社会进步繁荣的历史轨迹和精神风貌。
音乐会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画梦丝路》。乐队以冒顿潮尔开始,讲述原始部落向草原文明时代过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乐章《风雨丝路》。以各种乐器组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和谐情境。
第三乐章《花开丝路》。表达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互通有无的丝路进程中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执着信念。
第四乐章《盛世丝路》。表达草原儿女积极投身建设祖国北疆的精神风貌,内蒙古富足繁荣的现代景象以及辽阔壮美的草原景色。
该作品民族特色鲜明,集中展示了马头琴、火不思、雅托噶、牛角号、布列号、毕休固尔、口弦琴、冒顿潮儿、手鼓、萨满鼓、蒙古鼓、雨棍、琵琶、中阮等多种蒙古族特色乐器,并加入蒙古族特有的喉音艺术——呼麦、长调,彰显了蒙古族、汉族、阿拉伯等风格特征的音乐文化,充分展现了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音乐的多元文化特质。
《丝路草原》音乐会率先以“丝路草原”立意,以乐章的形式讲述草原文明发展的历程,以代表性特色乐器来传达每个时期固有的音乐元素,加之现代舞美灯光,呈现出与传统音乐会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也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在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新突破。
首演后,《丝路草原》9月15日参加了在陕西省举办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这部本土原创的民族管弦乐展示给了更多的观众,与大家共享蒙古族民族管弦乐的魅力,受到广泛好评。